扬中雷公岛光伏田下方建“渔光互补”垂钓园,村民年分红5万元,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我国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,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。近日,扬中市雷公岛光伏田下方建成了一座“渔光互补”垂钓园,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,更成为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。
雷公岛位于江苏省扬中市,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岛屿。近年来,扬中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积极发展光伏产业。在雷公岛,一座占地200亩的光伏田已经投入使用,每年为我国提供清洁能源。然而,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片土地,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,成为了当地 *** 关注的焦点。
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,扬中市决定在光伏田下方建设一座“渔光互补”垂钓园。该垂钓园以光伏发电为基础,将光伏板与鱼塘相结合,实现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有机结合。在保证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,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据了解,该垂钓园共分为垂钓区、观赏区、休闲区等功能区域。垂钓区设有多个钓鱼位,游客可以在此享受垂钓的乐趣;观赏区则展示了光伏发电、渔业养殖等绿色技术,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,了解绿色环保知识;休闲区则设有茶室、餐厅等设施,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。
“渔光互补”垂钓园的建成,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据项目负责人介绍,垂钓园的运营收入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村民,每人每年可分红5万元。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,还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。
此外,该垂钓园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。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,当地村民纷纷开设民宿、餐饮、旅游纪念品销售等业务,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。同时,垂钓园的建成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,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活力。
“渔光互补”垂钓园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扬中市将继续发挥光伏产业的带动作用,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,努力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总之,扬中雷公岛“渔光互补”垂钓园的建成,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,更成为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我国将继续发挥创新精神,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,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