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阳“数字化非遗地图”上线,扫码即可观看南朝石刻修复全程纪录片
近日,江苏省丹阳市正式上线了一款名为“丹阳数字化非遗地图”的应用,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了解丹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,更让南朝石刻的修复过程得以直观呈现。通过扫码即可观看南朝石刻修复全程纪录片,这一举措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,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丹阳,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,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。此次上线的“丹阳数字化非遗地图”涵盖了丹阳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包括南朝石刻、丹阳漆器、丹阳竹编等。该地图以三维模型的形式,将丹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,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丹阳文化的魅力。
南朝石刻作为丹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,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。此次“数字化非遗地图”特别设置了南朝石刻修复全程纪录片,让观众得以近距离观察修复过程。纪录片中,修复专家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、精湛的技艺以及南朝石刻修复的艰辛历程,都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。
在纪录片中,观众可以看到,南朝石刻的修复工作并非易事。从清理、加固、修复到最终恢复原貌,每一步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。修复专家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,将一块块残缺的石刻重新拼接起来,让它们重现昔日的风采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“数字化非遗地图”的上线,不仅让南朝石刻修复过程得以直观呈现,还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了解途径。用户只需在手机上下载该应用,扫描地图上的二维码,即可观看南朝石刻修复全程纪录片。这一创新举措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加贴近现代生活,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。
丹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上线“数字化非遗地图”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丹阳的文化底蕴。未来,丹阳市将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,通过数字化手段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。
此次“丹阳数字化非遗地图”的上线,标志着丹阳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更多数字化手段的应用,丹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,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。